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法律适用
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物流法,来规范物流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只能从其他相关的法律文件或行政法规来寻找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法律适用,以规范物流服务。
*,《合同法》*124条:“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较相类似的规定。”根据此条例,*三物流服务合同是可以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来进行操作的。*,在不违反社会秩序和社会风俗,以及不违反法律条例的前提下,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中所有主体的约定应是解决争议和纠纷的*依据,即只要合同签订的程序合法,合同即生效,当事人应该按合同规定办事。*二,合同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与《合同法》规定的情况一致,那么应该按《合同法》分则实行。若当事人合同没有约定,而且也没有特定的法律的规定,也不能按照《合同法》分则的规定来达成协议,可以按照《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加以适用。
其次,其他法律、法规适用。还有一些涉及到航空、海运等的物流合同,在《合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如《海港管理暂行条例》、《航道管理条例》等。物流三方可以依据这些适用法律、法规来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
*三,《合同法》与其他法律共同适用。我国法律是有特别法**的原则的。特别法就是指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所以这里的《合同法》是一般法,其他法律是特别法。当《合同法》与其他法律冲突时,以特别法规定为依据。《合同法》*123条:“其他法律对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例如关于航空运输问题的可以适用《民用航空法》;关于海上运输问题的可以适用《海商法》。
四、结束语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企业的集中发展。但是第三方物流主体复杂,内容也很广泛,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的签订非常重要。因此,物流服务主体,无论是物流服务的提供方、需求方,还是物流服务的实际履行者,都要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有明确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了解各方的法律关系,清楚物流服务的法律适用。只有这样,才能*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妥善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纠纷,从而达到物流主体各方的共赢。
跨境物流新模式———海外仓
1 海外仓发展现状海外仓是指为跨境电子商务卖家提供以仓储为核心的第三方综合物流配套体系,主要包括大宗或散货集中货物运输、海内外贸易清关、精细化仓储分拣管理、个性化订单管理、包装配送以及综合信息管理等,是一种综合能力很高的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外仓储物流服务模式。跨境电商企业在买方所在国通过租赁或建设仓库,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展示与销售,当有需求时利用当地物流体系进行配送。近年来,随着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跨境物流海外仓数量迅猛增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显示,2013 -2016 年期间,我国海外仓数量从 2013 年 11 月的 50 多个增长至 2016 年 11 月的 500 多个,年平均增长率为 77%。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海外仓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海外仓发展不断完善,同时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 海外仓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海外仓的优势主要在于:
(1)能够实现集中进行大批量商品运输,一方面避免了时间效率的困境,另一方面利于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物流成本。
(2)海外仓不仅兼具仓储、配送功能,而且能为商家提供推广品牌、收集信息、售后服务、国外维权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3)海外仓能够提供的仓储库存实时管理、快速的海外配送渠道、以及机敏的特色化销售策略,还可以提高销售物品的定价水平,实现有竞争力的本土销售。
(4)结合海外仓库当地的物流特点,可以确保货物安全、准确、及时、低成本的到达终端买家手中。
(5)海外仓可以提供增值服务,快速的退换货处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海外仓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劣势,主要包括:
(1)海外仓储的主要缺点在于仓储费用高,库存压力大,资金周转不便。海外仓的主要费用包括头程费用、仓储及出入库操作费和本地配送费用,这些费用对于我国资金实力有限的跨境电子商务小卖家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2)海外仓技术要求高。海外仓需要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和多种在线支付方式之间的有效融合。如果企业缺乏高效的信息系统,货物抵达海外仓后,入仓的信息登记不及时准确,海外仓与国内出口企业两者对于货物库存明细、货物类别、结算费用等沟通不畅,仓储自身管理混乱,导致仓储部门与客服部门信息不对称,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致使客户体验差,消费者满意度降低。因此,海外仓对企业本身的信息化、技术能力,以及管理团队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支付渠道方面的弊端。国内现阶段较为流通的支付方式还未得到海外用户的认可,这就导致跨境电商在进行资金交易的过程中出现资金支付渠道不畅的现象,而相关的支付数据也无法传送到海关与税务等部门手里,使得跨境海外仓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支付中断的现象,终导致结汇困难。
海外仓的发展建议
(1)海外仓地理选址与“一带一路”地理布局相结合。在“一带一路”中,中国的贸易对象遍布亚欧非洲,西至发达国家成群的欧洲经济圈,东至贸易频繁的东亚经济圈,海外仓在这些地方建设,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曝光率,从而使出口更便捷,增加贸易商机。目前,中国建设海外仓的热门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而这些国家的海外仓技术比中国发达,其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租赁成本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所以对于出口而言,在这些国家建仓更有优势。出口商可以向西方海外仓技术先进的国家学习或者引进技术,再进行海外仓储的投资与建设,依托着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提高贸易的整体效率,增加盈利的机会。
(2)做好海外仓的本土化服务。本土化服务主要包括本土化语言、本土化支付、本土化发货等环节。一是语言,如果海外仓可以提供一系列当地语言版本的服务,将会大大增加亲和力,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当前小语种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人才缺乏,海外仓可以聘请当地技术人员做网站,聘请当地留学生做客服。二是本土化支付,目前我国流行的支付手段在某些国家可能还未推广,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消费和支付习惯,选择合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来集成这些国家的支付接口,融入当地消费体系,达到本土化支付的效果。三是本土化发货,海外仓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相对于其它跨境物流模式来说具有先天的本土化物流优势,一方面在当地发货可以保障物流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可满足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发货而非外地(尤其是跨国)发货的心理需求。除此之外,本土化还包括本土化营销、本土化推广、本土化售后服务等。
(3)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跨境 B2C 电子商务企业来讲,可靠性高的信息系统无疑是业务连续、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由于跨境物流的特殊性,其物流信息系统应包含诸如通关、检验等国际物流的相关功能模块,还应包含线上结算、干系人管理、物流跟踪等电子商务板块,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应该设计低耦合、高聚合的可叠加升级的功能型模块,便于通过模块整合或深度开发进行系统功能的完善与扩充;另一方面,加强物流信息系统与物流联盟的多个合作方以及银行、海关等政府机构系统的关联。同时,对于海外仓物流模式来说,还应特别注意海外仓的信息系统建设。一方面,海外仓与公司的信息要完全一致对称,且要有可靠的沟通交流机制,以防出现信息不一致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供应链枢纽城市将对我国物流业和城市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对于我国物流业来说,全国性物流节点和区域性物流节点与全国骨干通道网络中的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与发挥关键作用的城市,由物流的跟随者到物流的参与者,再由供应链的跟随者到供应链的参与者,在新一轮发展中将会激发城市出现两个转变,一个是向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延伸发展供应链节点城市转变,一个是向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转变。对于城市来说,是城市带通道经济向供应链节点经济或供应链枢纽经济转变的重要举措。对于地区来说,起到撬动经济区域深度参与国际供应链竞争与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合作。对于国际大通道来说,有效运用中欧班列,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的联系,参与国际竞争。
未来,将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实现跨区域要素整合。在行动和发展路径选择上,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打好“枢纽”牌,既要为现有产业提供便捷通道,也要创造新产业。利用供应链枢纽发展枢纽经济。为城市升级发展“问诊把脉”,以供应链枢纽成就城市价值,让规模服务大化于城市经济发展,大力提升和放大城市服务业效能,要理清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是实现资源、生产、服务、消费的连接,是时代命题,也是时代使命。能力就是城市竞争力,在这场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国家“一路一带”主枢纽的补强与实体承载地,是高新产业发展的服务大本营。是关注城市发展战略走向的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关注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生态格局、交通系统。找到与城市的未来发展匹配的战略方向的方法即为,统筹在物流大通道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布局、功能等因素作城市发展定位,依据物流节点城市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包括辐射范围及能力等基础,结合的评价城市核心竟争力。简单地说,就是结合城市发展的新背景、新机遇、新需求及其区域地位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所做的顶层规划设计,找到与城市的未来发展匹配的战略方向。
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是当今物流界出现的前沿视角的新观点、新理念。供应链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优势,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我想信,在国家层面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下,不久的将来,将掀开中国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大幕,预则是十家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它们将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