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跨境物流的发展,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尚不成熟, 如
何提高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度, 促使两者共同良性发展, 避免两者相互制约, 是摆在人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发展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初步设计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确定该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为: 跨境电商发展能力与跨境物流服务能力 2个一级指标、 相对应的 7 个二级指标及 17 个三级指标; 收集整理 2010—2017 年我国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 基于协同学和复合系统理论, 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 采用 SPSS 和 Matlab 软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及模型求解, 结果表明我国跨境电商及跨境物流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态势, 而复合系统协同度一直处于0~0. 3, 属于低度协调状态, 协同发展趋势在增长型和衰退型之间不断浮动且不稳定。研究表明造成系统协同缺失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各子系统内部协同缺失, 还在于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两子系统之间相互冲突、 相互制约, 导致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无法和谐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 应不断促进各子系统功能的完善, 并且应以政府为主导, 扩展新型物流模式、 促进跨境电商与逆向物流的协同、 着力打造集成化网络平台, 促进多方主体配合协同, 进一步扩大市场内需实现系统良性循环的协同发展。
要实现对跨境包裹的全程追踪,除了要提升境外物流配送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以外,还需要国内的物流配送网络与海外配送网络实现无缝对接,实时同步物流信息,从而实现对跨境包裹的全程追踪。但就目前的物流发展水平而言,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跨境电商占整体贸易的比例现在差不多20%。前面提过,跨境电商仍有很大的持续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推演一下,随着跨境电商占比越来越大,跨境电商物流的产品,其国内段和海外段的规模效应优势,是可以抵消或超过传统物流产品在干线段的优势。
很多行业,好和便宜只能二选一。能够同时做到好却更便宜的,有技术壁垒的行业是一类,物流也是少数之一。
现在一些专线小包企业,去某一个国家,比如澳洲,可以做到四五个城市的直发,时效更快,整体成本也更低。这种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逻辑,也是可以延伸到跨境电商物流产品与传统国际物流产品之间的。
三股跨境电商物流的增长力量:
商流的“人货场”的持续增长是起点,创造了更大的物流市场空间;更大的物流市场空间,会涌现更大规模的物流企业,资本看重跨境电商物流的投资确定性,会带来加速发展的力量;从而助推企业获得更好服务下更低的成本,从而形成产品挤压力,进一步放大市场空间。
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当前阶段中,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正努力成为一家规模化和有能力的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如果您企业正处于这个状态,而您作为企业家,并不只是想赚点行业红利期的钱,而是希望成为一家未来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的话,那么,现阶段更重要的就是抓住外部的势。
B2B是跨境电商的主要模式,近年来B2C占比不断提升,仅跨境B2C物流就能给国内物流企业贡献超3600亿市场机遇——
2020年,在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中,B2B模式占比达77.2%,占主导地位,B2C模式占比为22.8%(以出口为主),但B2C市场规模2014-2019年的复合增速为26.21%,且在中国商家“出海”常态化背景下,B2C占比有望以年均1-2个百分点速度扩张。
平台模式下,品牌、平台相互分离,平台主要完成交易撮合职能,卖家借助电商平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卖家负责采购或生产,借助平台完成销售,物流由商家或平台自选物流完成,例如3C、食品等。
分销模式下,物流商行使采购、分销、仓配职能,嫁接多个类型相同的前后端商流,能够形成规模效应,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高SKU的标品,例如日百等白牌。卖家主要完成选品卖货职能,物流商作为后端仓库提升规模成本效率,形成价格优势。
3C、电子与纺织服装是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品类。3C电子和服装具有消耗快、溢价高的特点,其配送要求高频次、高时效,对物流费率的容忍度高,且存在一定规模的退换货逆物流需求,仓配模式更加适合二者的广州物流公司
购买偏好是本土化运营的步,也是布局旺季的道环节,以下东南亚大热选品可供卖家参考:
服装:女装、包袋、时尚配饰、鞋袜、家居服;
化妆品:面膜、美白护肤品、唇膏、防晒霜、眼影、口红;
电子:智能手机及配件、笔记本电脑及配件、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平板;
家居:床单床品、炊具、照明灯具、手动工具及配件、家具、收纳家居;
母婴:婴童服装、尿不湿、学步车、孕产产品;
(另外卖家需要综合考量东南亚各国宗教、民族、地域等因素进行选品)
因此,跨境和品牌商流是长期分散的,但服务(物流、技术、金融等)会走向集中:核心系统整合非核心系统,核心服务整合非核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