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跨境物流需要适应跨境移动电子商务的趋势, 提供移动化物流服务以及物流信息查询和货物可追溯服务。 在信息与数据共享方面, 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更需要通力合作, 尤其在货源、 销售预测、 仓储、 客户投诉、 物流线路优化等方面。 通过推动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调与匹配, 能够缩短物流时间, 降低物流成本,减少退换货物流的发生, 提高跨境物流满意度; 同时也利于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满意度与消费者口碑, 反向促进跨境物流的良性发展。 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 必须推动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相互匹配。
此外, 还需要从跨境物流网络整体性角度出发, 强化跨境物流横向与纵向层面配合与协调, 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网络通畅。 尤其是多国间、 物流节点的多企业间、 跨境配合的多个物流企业间, 要强化沟通, 增加协作, 通过商品的分类、 包装、 运输方式、 运输路线与配合等多角度与多节点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整体网络的良性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跨境物流的发展,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尚不成熟, 如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物流成本过高。 跨境电商物流需要从国内向国外拓展, 整个物流产业链变的更长, 环节也较多, 物流成本因此而大幅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关与商检环节中, 不可控因素非常多, 操作难度加大, 市场风险增加, 这些都会提高跨境电商物流成本。 二是物流配送周期过长。 在国内, 电商物流配送不到位往往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而在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中, 物流周期过长是消费者不满意的, 原因在于跨境电商面临的产业链更长、物流环节更多。 其中, 海关清关和检验检疫等待时间必不可少, 导致跨境电商物流平均周期往往是国内电商物流平均周期的 5 倍以上, 严重影响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 三是物流的售后服务难以跟上。
跨境电商物流涉及的环节众多, 面临的退货物流可能性非常大。从电商本身特点来看, 其退换货率比传统商务模式下的退换货率要高很多。 由于跨境电商物流周期长、 成本高, 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退换货要求。 如在欧美发达国家, 存在退换货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 我国跨境电商在进入这些国家市场时, 退换货率往往居高不下。 但由于缺乏强大的物流支撑和顺畅的物流通道, 退换货变的非常困难。 尤其是退换货物流成本过高, 有时甚至出现物流成本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情况, 我国许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不得不勉力支撑。
东南亚COD模式与欧洲COD的模式
独立站或COD这种模式的话,它更加偏向于流量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更关心的重点是流量在哪里,怎么去掌握这些流量。
比如说,我要做马来西亚市场,那么马来西亚人群的用户画像是怎样的,用户习惯又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去了解。
他们比较喜欢用哪些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媒体触碰到他们,他们这个年龄段比较喜欢哪些产品,我们再去找到对应的产品去匹配,去卖给他,更类似千人千面这样的形式。
认为欧洲COD模式跟东南亚的COD模式一样,只是流量费与选品不同。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正常的贸易往来受阻,全球贸易额出现大幅下滑,疫情初期各国封城控境导致传统的线下展会按下暂停键,而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打破线下交易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贸进出口企业的困境。
进入2022年,各国进入疫情常态化新阶段,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复工复产成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的高频词。除了疫情,局部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的原材料价格走高、海运费暴涨、目的港进口受阻、美元加息导致的关联货币贬值等因素无不对国际贸易各链条产生影响。外贸企业如何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破局,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对外贸行业未来的趋势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控,本文试对我国外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浅显分析。
1.外贸市场方面,中国外贸企业将继续深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前期,因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进度和经济回暖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地位,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形成了替代效应,因此出口逆势大增。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经济活动恢复正常,这种替代效应会弱化,中国出口增速和市场份额也会回归正常时期的水平。未来,我国外贸企业应考虑这两种:一种是基数大但增长缓慢的市场,例如日常生活用品类;另一种是基数小但增长迅速的市场,例如个人防护或健康类产品。
2.外贸方式方面,传统的线下展销会模式受到疫情常态化的影响,将逐渐向线上转移,目前国内主流B2B平台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等将越来越受到外贸企业的青睐。同时,随着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将成为拓展外贸市场的主要方式。根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对548家包括制造商、贸易商在内从事外贸出口企业进行的“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结果,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方式的比例在近三年连续上升,从2019年的31.0%提高到了2022年的37.5%。